近年來,公司著力提升森林資源管護水平,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強力推進綜合改革,努力改善民生,夯實黨建基礎,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先后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生態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突出生態修復和保護是務林人的第一要義。公司在全省率先創立了“森林資源統籌管轄模式”,成立了“森林資源管護大隊”,全面協調森林管護和巡護工作。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了“森林管護信息調度指揮中心”,初步實現了管護信息化、智能化、機動化。企業涉林案件由2015年前的每年300多起,下降到目前每年20余起,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森林防火體系日益完善,率先在全國第一家建成了防火視頻監控體系——“森林眼”。近幾年,投入近千萬元,添置和更新防火設施,改善一線撲火裝備,實現了“四位一體”的應急撲救格局,被省政府授予“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先進單位”。
發展綠色產業是企業轉型振興的必選之路。優良的資源稟賦,造就了資源產業優勢,公司把大力培育紅松經濟林、深度推進紅松產業作為森林經營的重點,建設紅松經濟林面積近萬畝,對紅松天然林采取網上公開競價承營等方式,每年實現紅松果林經營純收入1500萬余元。與吉林農業大學合作,建設北藥種植示范基地,探索并開展北藥種質資源保存、良種繁育及產業推廣工作。公司作為最佳的長白山椴樹蜜源地,確立了大力發展蜂蜜精深加工產業的新目標。投入近2000萬元,新建“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蜂蜜廠”,努力打造“蜂蜜小鎮”,擴大露水河蜂蜜影響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扶持職工林下經濟創業行動,著力在食用菌、野豬養殖等特色產業上做文章。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8家,帶動就業2000余人,年產值近億元。
改革是催生企業發展動力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公司積極開展“三項制度”和綜合管理體系改革,通過定崗定編、全員競聘上崗、鼓勵職工離崗自主創業等方式,將公司機關部門由18個,壓縮到13個,所屬基層單位由原來的21個,減少到17個,公司管理人員由2016年末的1078人壓縮至316人,副處級以上干部由214人壓縮到159人,基本解決了人浮于事的問題。下大力氣清理不良資產,壓縮公務車輛和辦公用房,撤銷基層單位的財務機構,成立了會計核算中心,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實行全員績效考核,推行工資動態管理機制。加強與優勢企業合作,與長白山旅游股份合作經營狩獵場,有效優化了企業運行機制。通過各項改革創新,企業5年累計節約經營成本1億多元,運行效率和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改善民生促進企業穩定和諧發展。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對林區道路、文化場館等進行維護改造。建設了林區第一個集休閑、生態功能為一體的同心公園;設立慈善基金、勵志獎學金、愛心互助超市,多角度幫扶困難職工;同時,將所有臨時性季節性作業任務全部交由職工完成,使職工年人均創收額達到一萬五千元到二萬元。2021年,公司在崗職工人均收入突破6萬元,五年翻了一番。林區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抓好黨建、轉變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公司黨委通過“抓部署”、基層黨組織“抓基礎”、黨員干部“抓落實”、黨群部門“考實績”的三抓一考工作方法,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近年來,公司黨委通過“促學”“實學”“考學”相結合的“三學”模式,將黨員干部考核成績列入個人績效獎金和年度考核內容,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素質能力。全力支持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幾年來,公司查處違紀黨員干部6人,有力的震懾了貪腐和“微腐”行為。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切實加強和改進了工作作風,營造了健康穩定的政治生態。
長白林海千山綠,紅松之鄉萬里新。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建設,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現已初步形成了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利用、開發及外向型經濟相融合、多業并舉的產業格局。當代的露林人正以紅松精神激勵自身,以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建設論述為引領,在生態吉林的創業大潮中,奮勇爭先,在新吉林森工浴火重生的壯美實踐中,蹄疾步穩、實干篤行,在邁向興林強企富民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
突出生態修復和保護是務林人的第一要義。公司在全省率先創立了“森林資源統籌管轄模式”,成立了“森林資源管護大隊”,全面協調森林管護和巡護工作。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了“森林管護信息調度指揮中心”,初步實現了管護信息化、智能化、機動化。企業涉林案件由2015年前的每年300多起,下降到目前每年20余起,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森林防火體系日益完善,率先在全國第一家建成了防火視頻監控體系——“森林眼”。近幾年,投入近千萬元,添置和更新防火設施,改善一線撲火裝備,實現了“四位一體”的應急撲救格局,被省政府授予“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先進單位”。
發展綠色產業是企業轉型振興的必選之路。優良的資源稟賦,造就了資源產業優勢,公司把大力培育紅松經濟林、深度推進紅松產業作為森林經營的重點,建設紅松經濟林面積近萬畝,對紅松天然林采取網上公開競價承營等方式,每年實現紅松果林經營純收入1500萬余元。與吉林農業大學合作,建設北藥種植示范基地,探索并開展北藥種質資源保存、良種繁育及產業推廣工作。公司作為最佳的長白山椴樹蜜源地,確立了大力發展蜂蜜精深加工產業的新目標。投入近2000萬元,新建“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蜂蜜廠”,努力打造“蜂蜜小鎮”,擴大露水河蜂蜜影響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扶持職工林下經濟創業行動,著力在食用菌、野豬養殖等特色產業上做文章。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8家,帶動就業2000余人,年產值近億元。
改革是催生企業發展動力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公司積極開展“三項制度”和綜合管理體系改革,通過定崗定編、全員競聘上崗、鼓勵職工離崗自主創業等方式,將公司機關部門由18個,壓縮到13個,所屬基層單位由原來的21個,減少到17個,公司管理人員由2016年末的1078人壓縮至316人,副處級以上干部由214人壓縮到159人,基本解決了人浮于事的問題。下大力氣清理不良資產,壓縮公務車輛和辦公用房,撤銷基層單位的財務機構,成立了會計核算中心,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實行全員績效考核,推行工資動態管理機制。加強與優勢企業合作,與長白山旅游股份合作經營狩獵場,有效優化了企業運行機制。通過各項改革創新,企業5年累計節約經營成本1億多元,運行效率和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改善民生促進企業穩定和諧發展。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對林區道路、文化場館等進行維護改造。建設了林區第一個集休閑、生態功能為一體的同心公園;設立慈善基金、勵志獎學金、愛心互助超市,多角度幫扶困難職工;同時,將所有臨時性季節性作業任務全部交由職工完成,使職工年人均創收額達到一萬五千元到二萬元。2021年,公司在崗職工人均收入突破6萬元,五年翻了一番。林區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抓好黨建、轉變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公司黨委通過“抓部署”、基層黨組織“抓基礎”、黨員干部“抓落實”、黨群部門“考實績”的三抓一考工作方法,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近年來,公司黨委通過“促學”“實學”“考學”相結合的“三學”模式,將黨員干部考核成績列入個人績效獎金和年度考核內容,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素質能力。全力支持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幾年來,公司查處違紀黨員干部6人,有力的震懾了貪腐和“微腐”行為。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切實加強和改進了工作作風,營造了健康穩定的政治生態。
長白林海千山綠,紅松之鄉萬里新。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建設,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現已初步形成了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利用、開發及外向型經濟相融合、多業并舉的產業格局。當代的露林人正以紅松精神激勵自身,以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建設論述為引領,在生態吉林的創業大潮中,奮勇爭先,在新吉林森工浴火重生的壯美實踐中,蹄疾步穩、實干篤行,在邁向興林強企富民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