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露水河林業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全省決戰四十年”為主線,以無重大森林火災和不發生撲火人員傷亡事故為奮斗目標,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推進依法治理、專群結合、科學防控、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工作機制,全面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連續41 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一、重投入,提升綜合防控能力
做好森防工作科技是支撐。近年來,露水河林業局建設了含計算機網絡、大屏幕信息展示、電臺通訊、視訊調度、地理信息、森林防火指揮決策支持和林火視頻監控等 7個子系統組成的現代化防火指揮中心,實現了林火24小時實時監控;配備無人機進行火場定位和偵查,實現了指揮中心、瞭望臺、巡護員和無人機“四位一體”防火監控格局,大幅度提升科學指揮能力;購置水車、運兵車、皮卡車等專用消防車輛,火場中繼、衛星電話、脈沖噴霧槍、水泵、風力滅火機等其他撲火機具裝備,不斷提升抗御森林火災能力;為省級機動森林消防專業隊、東升和狩獵場森林消防專業隊建設標準化營區營房,強化了專業撲火隊駐防備戰和應急值守能力。
二、建機制,落實四個管理體系
做好森防工作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是保證。落實領導責任體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問責”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各級森林防火組織機構,成立由局長任總指揮,主管局長任副總指揮的森林防火指揮部,實行局長親自抓,主管局長直接抓,林場場長分頭抓,森防專業人員具體抓的“三級領導四級負責”的森林防火工作體系;落實網格化管理體系。即:以全局施業區為“大網格”,以各中心林場施業區為“中網格”,以防火檢查員、管護員和護林員責任區為“小網格”。進一步落實檢查員包入山檢查,護林員包野外巡護,值機員包電臺值班,瞭望員包火情觀測,撲火隊員包火情撲救的崗位工作責任,做到防火工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責任到位;落實“三級”聯防工作體系。一是與毗鄰企業單位、當地鄉鎮政府及施業區內的鐵路、供電等相關企業簽訂聯防協議書,形成互通信息、互相支持、積極聯防,共同防火的良好局面。二是局屬各林場與毗鄰林場、地方村屯簽訂聯防協議書,劃定聯防區域,形成聯防組織,有效落實聯防互助責任。三是各林場與場區居民實行十戶聯防責任制,做到相互監督,共同承擔獎懲;落實考核評價體系。按照“誰管轄、誰負責和誰管理、誰負責”的權責劃分原則,局長與各林場場長簽訂責任狀,嚴格實施行政領導負責制和問責制,明確森林防火第一責任人。省廳駐露森林資源監督專員辦負責各林場森林防火組織領導和監督工作,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監督系統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監督作用。將森防工作達標考核納入全局年度綜合評比,以此作為年底考核各相關單位的重要指標。同時,為充分發揮瞭望員“千里眼”作用,制定考核制度,明確各瞭望臺觀測區域和半徑,確立觀測責任。
三、控火源,消除森林火險隱患
做好森防工作杜絕源頭隱患是重點。嚴格入山管理。進入高火險期,防火檢查站加強入山檢查,森林防火巡管人員全部上崗到位,逐人、逐林班落實監管區域責任,不放過任何一個入口和火種。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檢查入山人員3萬余人次,各種車輛1萬余臺次,有效地遏制了火源進山入林。組織責任區護林員、森林公安派出所干警、撲火隊員組成巡護搜山隊,對紅松母樹林等重點火險區開展巡護搜山工作,防范、懲處野外違規用火行為;嚴格火源監管。對長期住山從事養蛙(魚)、紅松果林采收等承包經營活動人員采取審批和收繳防火抵押金、簽訂防火合同等管理措施,明確防火安全責任和標準。對確需野外生活用火的副業點登記建檔,嚴格管理。據統計,該局每年簽訂的副業生活用火合同300余份,有效控制了野外火源。為強化用火監督,與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工務機械段簽訂了安全用火責任書,落實了森林防火責任措施,保證了施工范圍內的森林防火安全。與鎮內2個殯儀服務站簽訂了《森林防火責任狀》,落實了火災防范措施;嚴格預警監控。制定完善了《森林火險預警響應預案》《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重點區域(位置)森林火災撲救方案》等90項森林防火工作制度,建立了科學高效的森林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體系。進入防火期定時向林區社會發布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并通過微信工作群不斷擴大預警信號發布和通知的覆蓋面。加強專業人員履職監管,進入森林高火險期,防火檢查站、管護站按照《入山檢查巡護日報告制度》向森防辦報告入山人員數量、活動區域等信息,對入山人員實施動態監管。高山瞭望員實行全天候瞭望監控,確保火情預警監控信息在第一時間上報。同時,為落實預警響應工作責任,保證預警響應實效,成立局級隱患排查整治小組,劃分包保責任區域,落實隱患排查任務,以明察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在清明、備春耕生產、五一、十一等重點時段,對全局防火責任單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深入全面檢查,確保各項預防工作全部落實到位。
四、強隊伍,提升綜合撲救能力
做好森防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是保障。近年來,雖然企業人員逐年精簡,局專業撲火隊始終保持25人以上規模,并根據隊員體能狀況隨時調整隊員,保證專業隊伍持續旺盛的戰斗力。健全并完善了撲火各項規章制度,細化隊長、副隊長、指導員、小隊長、隊員、運輸司機等不同崗位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制定撲火人員緊急召集、車輛值班、撲火機具出庫等制度。露水河林業局現組建有防火辦、狩獵場、東升、西林河、四湖、新興林場6支森林消防專業隊,計180人。同時,堅持從實戰要求出發,大力開展軍事化練兵活動,每年組織開展以熟悉山場、林區道路、重點火險區為主要內容的野外拉練活動。開展五公里全副武裝越野賽,利用GPS定位儀尋找模擬火場并實施撲救的實戰演練,保證熟練掌握專業撲火技能。通過多種形式的強化訓練,這支撲火隊伍已形成了“三快、六會、一服從”的工作作風。即:隊伍集合快、出動快、奔赴火場速度快;隊員會熟練應用各種通訊工具、會操作維修保養各種撲火機具、會判斷林火種類、會撲救地表火、樹冠火戰術、會解圍避險自救、會判讀林相圖。
五、抓宣傳,營造濃厚森防氛圍
做好森防工作宣傳是關鍵。抓日常宣傳。每年森防期間,針對各年度森林防火工作主題和重點,依托局門戶網站、露水河林業報、微信公眾號和企業抖音號等平臺,大力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形成森林防火宣傳長效機制;抓長期宣傳。根據全局森林防火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吉林省林草局、白山市森林防火微信平臺、森工集團網站報送森防動態。在重要交通要道增設LED防火宣傳屏、防火宣傳移動崗亭和大型噴圖宣傳牌。森防期間,在鎮內主要街道、林場場區、防火檢查站、201國道及林區公路兩側醒目位置設置宣傳旗陣,年均懸掛宣傳旗4000余面、橫幅標語300余條。同時,利用宣傳車在鎮內主要街道及周邊村屯進行流動宣傳,森林防火檢查站和移動崗亭人員對入山人員車輛進行舉牌警示,全面提升林區群眾森林防火意識;抓主題宣傳。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以“鮮花祭祖、文明祭祀”、“嚴防森林火災、創建平安校園”和“不忘教訓、警鐘長鳴”等為主題,開展全局性的森林防火宣傳日、宣傳周和宣傳一條街活動,擴大宣傳覆蓋面,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抓典型宣傳。通過多家主流媒體網站,將最美森林防火瞭望員和局省級機動森林消防專業隊先進事跡搬上舞臺熒屏,進一步放大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效應,引起林區社會各界對森林防火的廣泛關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41年來,露水河林業局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中,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森林撲火能力明顯增強,為森林防火戰線鞏固生態建設成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林區社會穩定作出重要的貢獻。